開元棋盤官方網站(2022已更新(網易/知乎)

 人參與 | 時間:2023-03-30 22:02:29
  文/本報記者 李夢虎 通訊員 王瑩 魏德學 圖/本報記者 白雪 6月16日,早上6點,沛縣胡寨鎮朱閣村,一片165畝的稻苗田綠得潤人眼簾,在田里覓食的白鷺映襯下,稻更綠,鷺更白。 嫩綠的稻苗,長在一塊塊長60厘米寬30厘米的水稻育秧盤里,它們是“稻寶寶”的“搖籃”。 這165畝秧苗田里,約有42.12萬個“搖籃”,每個“搖籃”里約有6700個“稻寶寶”。 80名來自附近村莊的村民在田間勞作。他們把稻苗從育秧盤里扯出,盤根錯節的苗根立刻白花花地映在眼前。這些根把整盤稻苗連為一體,這就是傳說中的“在地愿為連理根”吧! 卷成卷,裝上車,這些稻苗將被運到附近的鄉鎮,有的還可能被運到濟寧、南通,或者更遠的地方…… “每天早上6點來干活,下午6點收工,一天能掙180多塊?!敝扉w村村民張懷東說,這個活最少可以干48天。 “今年的稻苗特別好!這根又粗又密!”來自銅山區茅村的種田大戶朱長春站在地頭等著拉稻苗。他介紹,客戶只要約好時間和地點,給出田地面積,每畝地付280元,就沒心煩了,“老板”就能把稻苗給插好! 朱長春說的“老板”也站在地頭,他就是朱閣村支部書記黃忠民,這165畝稻苗田是他運營的水稻機插秧服務專業合作社的一部分。 黃忠民是附近知名的“田保姆”和致富帶頭人。他手里有設備——32臺插秧機、6臺拖拉機、2臺無人植保機;開元棋盤官方網站有渠道——在他的“關系網”里,有搞運輸的,有插秧的,有耕地、耙地的……哪里有活兒,一個電話就能搞定。 “水稻、水稻……咱這個育苗田里為啥不見水?” “這是在‘煉苗’?!秉S忠民微微一笑。 看到我們一臉懵,黃忠民普及了一下育稻常識。據他介紹,“機(械化)插秧”需要采取育秧盤育苗,而秧齡通常不能低于21天,需要根據插秧時間倒排育苗時間,所以,這些稻苗要在5月中旬“落谷”。 “‘煉苗’的目的在于通過控水、控肥等手段,鍛煉秧苗,它們移栽到大田后就能快速適應環境,緩苗快、成活率高?!?“是不是讓‘稻寶寶’在‘搖籃’里挨點餓、受點渴、過點‘苦日子’,等到了大田就會如饑似渴地喝水、吃肥,然后快速而倔壯地成長?” 看到黃忠民點頭確認,一下子堅定了我們回家“煉娃”的決心——育兒和育苗一個樣,只有在家里面吃了足夠的苦,才能在風雨中享受成長的樂!一次采訪就能改變一個娃的命運,想想都覺得值…… 看著一車車稻苗拉走,傍晚時分,我們來到魏廟鎮開喜家庭農場,要見識下“機插秧”! 農場旁邊的大大小小的水渠里滿滿的都是水,這些來自微山湖里的水,靜靜地打著漩兒,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建成的防滲渠流進一塊塊農田。 這個農場有500畝稻田,有的田里土壤干燥,據開元棋盤官方網站了解,這里剛被耙過,在等著灌溉;有的田里灌滿水,倒映著藍天和夕陽,像一面面大鏡子。 突然,拖拉機轟鳴著拖著提漿整地機,把“大鏡子”劃出一道道痕跡……好可惜??! 開拖拉機的農機手李想就是“劃花”大鏡子的人,他說:“這是在‘提漿’,將耙地沒粉碎的土塊打碎,把麥茬壓土里,讓土成漿糊狀,便于‘機插秧’?!?這時,農機手安笑開著插秧機,在被“劃花”的“大鏡子”上繼續“創作”,隨著插秧機搖搖擺擺地在田里走過,“畫”出了千萬條綠線,那就是一行行的稻苗。 “這些高速插秧機一臺價值七八萬元,正常情況下一畝地只要20分鐘就能插完秧?!卑残榻B,以前人力插秧,快手一人一天也就插秧一畝多。 沛縣胡寨鎮人大主席孫曉晴表示,糧食安全是“國之大者”,近年來,胡寨鎮把“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”戰略落到實處,大力推廣新技術新裝備發揮科技支撐作用,全力支持農機合作社發揮作業主力軍作用,有效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發揮正向引導作用,以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。 春種一粒粟,秋收萬顆子! 夕陽下,一行行稻苗在夏風中輕輕點頭,我們仿佛看到億萬個被“煉過苗”的“稻寶寶”正如饑似渴地吮吸著古沛沃土里的營養,秋季的大豐收,就在不遠處招手…… 頂: 3799踩: 5